根據美國媒體《CNBC》報導,新加坡廣泛將AI應用於老年健康管理,改變長輩的生活方式。AI機器人能透過動作感應與語音指導長者進行復健運動與舞蹈,不只提升肌力,更能活絡長者身心。醫院內的智慧病床則能自動調整高度、偵測異常與監控生命徵象,還能預測病患可能的健康風險。「AI不僅能協助醫護人員照顧患者,還能負責病床調度、健康監測等行政任務,」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員Chuan
De Foo說,「這大幅提升醫療資源的運作效率。」
新加坡政府長照政策的核心是「在地老化」(aging in
place)概念,鼓勵長者在熟悉的環境中獨立生活,以減少對機構照護的依賴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超過90%的老年人希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安享晚年,而非進入安養機構。為實現這個願望,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智慧居家照護系統。建屋發展局導入的「智慧居家安全監測計畫」,透過AI偵測住戶活動,如跌倒警報、異常行為監測等,並可自動通知家屬或照護機構提供即時支援。
「AI的角色在於輔助而非取代人類照護,」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研究員Han Ei
Chew表示,「它能幫助長者維持獨立性,確保他們能夠在家中安全老化。」他也強調,在使用這類監控技術時應謹慎處理,「必須確保長者擁有選擇權,如決定是否啟用或關閉監測功能,避免剝奪其自主權。」